1.自动化仪表线路施工要求
1)仪表线路施工的一般要求

  (1)电缆电线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导通检查,并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2)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3)线路不得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位置。
  (4)线路不宜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宜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下方;线路与绝热的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5)线路敷设完毕,要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并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

2)电缆导管安装

  (1)在粉尘、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区域敷设电缆导管时,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2)电缆导管与检测元件或现场仪表之间,宜用金属挠性管连接,并应设有防水弯。与现场仪表箱、接线箱、接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应固定牢固。

3)电缆、电线及光缆敷设

  (1)敷设塑料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0℃,敷设橡皮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15℃。
  (2)补偿导线应穿电缆导管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不得直接理地敷设。当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
  (3)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当需要中间接头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4)在光纤连接前和光纤连接后均应对光纤进行测试;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光缆敷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
  (5)交流电源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宜分层敷设。在同一电缆桥架内时,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
  (6)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0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电缆导管以及金属槽式电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大于0.80m。
  (7)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电缆导管。

4)仪表配线

  (1)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宜敷设在汇线槽内,在小型接线箱内可明线敷设。当明线敷设时,电缆电线束应采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扎带扎牢,扎带间距宜为100~ 200mm。
  (2)仪表接线前应校线,线端应有标号。多股芯线端头宜采用接线端子,电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应压接。
  (3)接线端子板的安装应牢固。当端子板在仪表盘、柜、箱底部时,距离基础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50mm。当端子板在顶部或侧面时,与盘、柜、箱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m。多组接线端子板并排安装时,其间隔净距离不宜小于200mm。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线路及仪表设备安装

  (1)防燥设备必须有铭牌和防爆标识,并应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机构颁发的防爆合格证编号。
  (2)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接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密封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壳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3)电缆桥架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
  (4)爆炸危险区域的电缆导管安装:
  ① 电缆导管之间及电缆导管与接线箱(盒)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扣,螺纹处应涂电力复合脂,不得使用麻、绝缘胶带、涂料等,并应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② 当电缆导管穿过不同等级爆炸危险区域的隔墙时,分界处应用防爆管件并填充密实。
  ③ 当电缆导管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接线箱连接时,或进入仪表盘、柜、箱时,应安装防爆密封管件,并应充填密封。
  (5)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的安装:
  ① 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不得共用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电缆导管。
  ② 采用芯线无分别屏蔽的电缆或无屏蔽的导线时,两个及其以上不同回路的本质安全电路,不得共用同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电缆导管。
  ③ 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在同一电缆桥架或同一电缆沟道内敷设时,应采用接地的金属隔板或绝缘板隔离,或分开排列敷设,其间距应大于50mm,并应分别固定牢固。
  ④ 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共用一个接线箱时,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之间应采用接地的金属板隔开。
  ⑤ 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电路与关联电路或其他电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当间距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高于端子的绝缘板隔离。
  ⑥ 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电路敷设配线时,应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分开,应采用有盖汇线槽或绑扎固定,线束固定点应靠近接线端。
  (6)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线路进行连接时,必须在设计要求采用的防爆接线箱内接线。接线必须牢固可靠、接地良好,并应有防松和防拔脱装置。

2.自动化仪表管路施工要求
1)仪表管路施工的一般要求

  (1)仪表管道安装前应将内部清扫干净,管端应临时封闭。需要脱脂的管道应经过脱脂合格后再安装。
  (2)仪表管道埋地敷设时,必须经试压合格和防腐处理后再埋入。直接埋地的管道连接时必须采用焊接,并应在穿过道路、沟道及进出地面处设置保护套管。
  (3)仪表管道在穿墙和过楼板处,应加装保护套管或保护罩,管道接头不应在保 护套管或保护罩内。当管道穿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火灾危险区域和有毒场所的分隔间壁时,保护套管或保护罩应密封。
  (4)仪表管道引入安装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有毒及有腐蚀性物质环境的盘、柜、箱时,其引入孔处应密封。
  (5)不锈钢管固定时,不应与碳钢材料直接接触。不锈钢管与支架、固定卡子之间宜加设隔离垫板。
  (6)仪表管道支架间距:钢管水平安装时宜为1.00~1.50m,垂直安装时宜为1.50~ 2.00m;铜管、铝管、塑料管及管缆水平安装时宜为0.50~0.70m,垂直安装时宜为0.70~ 1.00m。
  (7)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金属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塑料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4.5倍。
  (8)直径小于13mm的铜管和不锈钢管,宜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也可采用承插法或套管法焊接连接。承插法焊接时,其插入方向应顺着流体流向。
  (9)仪表管道与仪表设备连接时,应连接严密,且不得使仪表设备承受机械应力。

2)测量管道安装

  (1)测量管道水平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物料及测量要求,有1:10~1:100的坡度,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时,应在管道的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在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2)测量管道与高温设备、高温管道及低温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3)测量压差的正压管和负压管应安装在环境温度相同的位置。
  (4)当测量管道与玻璃管微压计连接时,应采用软管。管道与软管的连接处,应高出仪表接头 150~200mm。
  (5)测量管道与设备、工艺管道或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测量油类和易燃、易爆物质的测量管道与热表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m,且不应平行敷设在其上方。
  (6)低温管道敷设应采取膨胀补偿措施。
  (7)低温管及合金管下料切断后;必须移植原有标识。薄壁管、低温管或钛管,严禁使用钢印作标识。

3)气动信号管道安装

  (1)气动信号管道应采用紫铜管、不锈钢管或聚乙烯管、尼龙管。
  (2)气动信号管道安装无法避免中间接头时,应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气动信号 管道终端应配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4)气源管道安装

  (1)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应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应密封,缠绕密封带或涂抹密封胶时,不得使其进入管内;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焊接时焊渣不得落入管内。
  (2)气源管道末端和集液处应有排污阀,排污管口应远离仪表、电气设备和线路。水平干管上的支管引出口应在干管的上方。
  (3)气源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吹扫,吹扫气应使用合格的仪表空气,先吹总管,再吹干管、支管及接至各仪表的管道。
  (4)气源装置使用前,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整定气源压力值。

5)盘、柜、箱内仪表管道

  (1)当仪表管道引入安装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物质环境的仪表盘、柜、箱时,其管道引入孔处应密封。
  (2)仪表管道应敷设在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位置,仪表管道与仪表线路应分开敷设。

6)仪表管路管道试验

  (1)水压试验介质应使用洁净水,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在环境温度5℃以下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2)液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当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10min,应无压降,并应无渗漏。
  (3)气压试验介质应使用空气或氮气,试验温度严禁接近管道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4)气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应稳压5min,采用发泡剂检验应无泄漏。
  (5)真空管道压力试验应采用0.2MPa气压试验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5min,采用发泡剂检验应无泄漏。
  (6)测量和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仪表管道,必须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
  (7)当工艺系统规定要求进行真空度或泄漏性试验时,其内的仪表管道系统应与工艺系统一起进行试验。
  (8)仪表气源管道、气动信号管道或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仪表管道,宜采用气体作为试验介质。

3.仪表设备接地要求
1)热工仪表设备接地一般要求

  (1)供电电压高于36V的现场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做保护接地。
  (2)各仪表回路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元件已接地的仪表时,在显示仪表侧不应再接地。
  (3)在中间接线箱内,主电缆分屏蔽层应用端子将对应的二次电缆屏蔽层进行连接,不同的屏蔽层应分别连接,不应混接,并应绝缘。
  (4)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
  (5)仪表保护接地系统应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网上,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应串联接地。
  (6)接地系统的连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并应采用镀锌螺栓紧固。仪表盘、柜、箱内的接地汇流排应采用铜材,并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之间应采用焊接。
  (7)当控制室、机柜室内的接地干线采用扁钢时,应进行绝缘,并应绝缘到接地装置连接点。

2)DCS 系统接地要求

  DCS系统的接地有三部分:系统电源接地、信号屏蔽接地、机柜安全接地,在 DCS 机柜内安装有三块接地铜排,分别与三个接地对应。三根铜排在 DCS系统内互相绝缘。每根铜排要求各自独立连接到电气全厂接地网上,中间无其他系统的地线接入。
  (1)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全厂电气接地网上的接地点应与大型电气设备的接地点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并符合制造单位要求。
  (2)每个机柜的系统电源地、信号屏蔽地、机柜安全地分别汇总接至电源柜或接地柜三根铜排上,分别引至总接地点,总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3)DCS机柜要求浮空,底座与机柜间铺设绝缘材料,盘柜与底座连接螺栓应带绝缘套管。